close

實習老師
主  題 : 小傑在想些什麼?他的夢想又是什麼? 2006年 07月 07日 星期五
61.231.125.*** - 21:30
小傑在想些什麼
看不到他的夢想
播出至今,只聽過他講說:我想快樂點唸書
那麼,這樣小傑最根本的出發點其實並不否定升學主義嗎?
我過去有類似的處境很像劇中的小傑
我國中時也像小傑一樣,成績其實並不差
甚至拿過幾次全班第一名,也是班上的理化小老師,
後來厭倦那反反覆覆的考試,厭倦那無聊的數學公式,
厭倦讀課本上的重複知識,想尋找更大的快樂,尋找更多的知識樂趣,
開始對於升學制度那樣以幾個科目(國英數歷地理...等)決定人生出路的模式感到失望悲觀.
因此有了像小傑劇中那樣在課堂上玩鬧之類的舉動,
但只是發洩心中的憂慮與徬徨,
不幸有次引起和老師的口角衝突,結果送到訓導處,
幸好在女主任的幫腔下才以道歉化解了事情
可是...
我之所以放蕩,
是因為我嘗到在成績方面的成功,也嘗到成績下滑的失敗
所以我感到無力,感到失去了信心與興趣
對於升學制度感到麻痺與失望,對於補習班的商業行為感到可悲,
由於放蕩,看到成績不好的同學的處境與辛酸
所幸我在摸索中找到我的興趣
我想在藝術方面尋求夢想
反過來看小傑
我在劇中卻看不到小傑的夢想
劇中反反覆覆只是讓小傑強調他想快快樂樂的讀書
那麼,他想快快樂樂的讀書的目的是什麼?
他就算快快樂樂的讀書,他還是逃不過升學制度不是嗎?
他想快快樂樂讀書這個想法的背後夢想是什麼?
用樂觀主義的想法,最怕只是學生時期的享樂主義,
在升學主義制度下,不會有更美滿的理想,只會有更激烈的人性競爭,
我看不到小傑的夢想,
我只感覺到他那不切實際的逃避與矛盾
他只是在逃避失去的信心與責任,
因此將全盤錯誤推給了老師,
確實那位老師在劇中有錯的舉動
但小傑至今的反應,
只感覺到他不願低頭的高姿態,
他的家庭基本處境並不差,
他的成績並不差,
那他在反對什麼?
為自己的錯誤作合理的反對?
他反對這整個體制的夢想是什麼?
可惜劇中並未彰顯這一點,
我只是感到小傑仍舊是在默默承受這個體制下尋求快樂的步伐
據我初步了解
該劇原著侯先生本身是醫科出身...所以過去成績應該屬於這類型學生
裡頭的小傑應該就是以他過去經驗的改寫而成的
我只覺得這部劇至今為止...
讓我感到他只是想尋求更大的成功快感...而非實現夢想
夢想不能只是快快樂樂達成的......
我相信唯有努力才會有實現夢想
讀書也是一樣,快快樂樂讀自己喜歡的書是可以的
但他背後的夢想是什麼,不經過努力,他只會摔得更痛

國中老師
主  題 : Re:小傑在想些什麼?他的夢想又是什麼? 2006年 07月 07日 星期五
218.169.43.*** - 22:01
這篇文章,真是引起我的共鳴。
這也是當老師以來無法解除的焦慮。
有多少學生跟我要求這樣的快樂~
我的心中一次又一次的吶喊著
{你向一個沒有嘗過粉紅色快樂的老師要快樂,你們要的這種粉紅色的快樂,我給不起}
而且,這快樂就是那快樂嗎?
這時候就會想起梁啟超的最苦與最樂,學生就會說{不要了,我們不要快樂了~}
夢想,快樂,現實,真的是該好好思考的課題~

生存競爭
主  題 : Re:小傑在想些什麼?他的夢想又是什麼? 2006年 07月 08日 星期六
61.224.132.*** - 00:19
給 實習老師拍拍手
說得太好了
一語道破該劇最大的弱點
教育的理想不能只是建立在烏托邦式的享樂主義上
而必須教導學生正視生存競爭的殘酷並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現實
以獲得快樂作為反對現行教育制度的理由,未免過於薄弱與膚淺

大學生
如果只將一點黑放在眾多的白之中,黑就顯得奇怪不是嗎?
正如在這資本主義正大量高漲時,這樣的理想在大家的眼中當然很不順眼。
猶如在以前清朝的眼中,民主自由的理想幾乎是「大逆不道」,然而到了今天卻成了普遍價值。
小傑的「快樂讀書」是個很重要的轉折點,在面對如此變態的學習過程中這已經很不容易了!他的抵抗就好像一個人對著不好的事情作出該有的行動而已。
我認為唯有「快樂讀書」才能找出自己想做什麼,因為沒有人天生下來就想要做藝術家、做什麼什麼的吧?知識是因為我們的好奇才會去求取的不是嗎?正如我們肚子餓了會想吃飯一樣。所以我們面對知識時,我們應該是一個主體而非客體,所有的知識交流應該是這樣的不是嗎?現在的教育卻變成每天都塞一大堆大家認為是營養品的東西給你吃,用力地塞,不管你要或不要,然後還怕你吃的不夠營養還要再吃一帖大補藥(補習),然後那些人便自以為你吃飽而且很健康而沾沾自喜。如果你有一點意見他們便會說你忘恩負義啦、說你不了解他們的苦心啦...等等,但你卻覺得他們好像說一聲「你鼻孔裡面有鼻屎」然後就伸手指進去你的鼻孔裡掏一掏然後很得意,可是你如果說你的鼻子很痛或是你覺得不舒服,那他們就會說什麼你不會體會他們用心良苦之類的話...夠了!到底是誰讓我們的頭腦這麼麻木,讓我們這麼不快樂,就是這個好像喬治.歐威爾所寫的《一九八四》當中那種氛圍的社會制度,而這樣的社會制度所產生的人就是那樣地麻木而乖乖地教大家一起屈服在這樣地社會制度。
又或許是我們的「安逸性」。我們背後的文化一直都有著一種觀念,那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息事寧人」、「不要把事情鬧大」、「家醜不可外揚」等等的態度,讓大家對問題視而不見,讓社會冷漠,然後在看新聞時就說一些「這個社會越來越亂」、「怎麼會這樣」的抱怨,然後就去上班(路上還會稍微闖一下紅燈、紅燈右轉、機車不照規矩違規左轉...)。這不就是「共犯結構」嗎?對於社會來說?
又或許是大家都覺得自己沒有這麼偉大,什麼教育改革、什麼社會問題都沒有自己的責任、那對大家來說都是一個屁,小時候學的一堆仁義道德全丟光光了,這就是我們的教育嗎?教我們做做樣子、裝得跟大家一樣,如果不一樣就會說你很幼稚耶、不成熟之類的。當我見到大人要闖紅燈時有位很小很小的孩童用稚氣的聲音對著家長說:「紅燈耶!不能過啦!」的時候我反而覺得我比較喜歡當小孩子!!而不會想當那個拉著小孩子闖過去說「沒關係啦!又沒車,趕快過!」的大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ll007 的頭像
    ell007

    ell007,小花的家

    ell0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