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作重貼,再次回味好片。 在《藍色大門》裡,海市蜃樓似地出現了一個只有青少年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裡天空特別藍,樹特別綠,陽光特別清澈,原來雜亂灰色的臺北市,變得「像赤道雨林的國家」般,空氣裡充滿著芬多精。更美好的是,在《藍色大門》裡,沒有大人。 《藍色大門》成為一個單純甜美的青少年故事,如同回憶裡過度曝光效果的金色陽光,光裡面隱約有燦爛的笑容,白得發亮的制服,以及不復辨認細節的酸甜心情。 《藍色大門》描寫性啟蒙,卻沒有任何性場面;提及主角的單親家庭身世,卻迴避討論。片中最有力道的成人世界,應該只剩下小士和阿孟輕巧穿過的街頭車陣了。當他們跨上單車,衝進馬路,每每讓我提心吊膽,深怕他們下一個轉彎,下一個路口就會被兇惡的車潮吞噬…… 然而他們總是輕輕巧巧、若無其事地滑過了。這個場景,代表了成人世界與青少年的交會,也是全片最具象徵意味的畫面---看見年少時的自己神蹟似滑過大塞車的街頭,光芒萬丈的笑容與優雅飄飛的花襯衫--在多麼像每一個困在車陣裡的,疲勞過度的成人眼中的幻象。車陣裡的幻覺----《藍色大門》 作者 侯季然 > 「多年以後,在藍色大門前看到了……」 十七歲的女高中生孟克柔與一同班女同學林月珍是很要好的朋友,她們無所不談。一天林月珍跟孟克柔說她喜歡了一同校的男生張士豪,她每天都作白日夢想著他,告訴小孟她想像到未來丈夫怎樣怎樣像張士豪,夢想自己怎樣怎樣跟他跳舞等……這一切她都毫無保留的與孟克柔分享。 當林月珍對張士豪的想念日益嚴重時,她哀求小孟陪她去偷看經常在游泳池練水的張士豪,並替她向張士豪表白。當小孟厚著臉皮幫月珍向張士豪示愛時,月珍卻害怕得跑掉了,張士豪便誤會了是小孟太害羞而不敢承認是她自己喜歡他。之後,張士豪便常常借故親近小孟,不期然被她憤世嫉俗的個性深深吸引住,同學們都紛紛議論,連月珍都不相信她,對她不停的質問他們是否在拍拖,但小孟還是不斷否認。 所有的聲音包括張士豪在內都在問她張士豪有什麼不好?對,張士豪有什麼不好呢?張士豪有一貫少女所喜歡的特質集於一身──擁有一副英俊的面孔,是一名好動活潑的運動健將。他率性天真,陽光大男孩一名,性格樂觀……對,張士豪有什麼不好呢?孟克柔反覆地想。直至月珍對小孟的怒氣升級,不瞅不睬,小孟更強烈感應到她心中有了答案,但這個答案令她感到惶恐,反覆的確認,反覆的驗證,最終她跟張士豪揭示了這個秘密…… 藍色代表著憂鬱與自由,正是高中時期的煩惱和憧憬。藍色大門正象徵著男女主角對未來的希望,對成長的期待。片中最後一幕是男女主角在市區裡騎腳踏車,追追逐逐、尋尋覓覓,男生最後跟女生說:「也許有一日,或許是三年後,或許是五年後,要是你發覺你開始喜歡男生的話,一定要第一個通知我啊!」淡淡然的一句真心話,不知觸動到多少觀眾眼泛淚光,至少還有我!看來,導演易智言很擅長拍攝年輕人的故事。《藍色大門》滲透著健康、率真、陽光的愛情觀念,令觀眾感受到沒有結局的愛情,並不一定消失在藍色大門那端,而是成長路上的另一個開端。
戀愛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往往我們只是渴求一份依靠,只是想找個肩膀來靠靠,
找個人說說話,也就是這麼單純而已。
可是
接下來,接下來就完全不是我們所能控制了.....
在我們不斷尋尋覓覓之時
不斷尋找依靠的時候
其實最想、也最需釐清的
恐怕昰問問自己
我到底怕甚麼?我到底要甚麼?
一陣又一陣的哭訴
一陣又一陣的追逐
那是青春的力量
也是青春的盲動
然而
愛人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
渴望被愛而不懂得付出
想要付出卻不知對方要甚麼
兩情相悅,卻因現實許多坎坷而頻生波折
片中小孟太早熟 太慧黠
問體育老師 : 你想不想吻我?
只是為了試探自己是否真的對男生沒感覺
小孟太直率
直率地問愛戀他的小士 :
每晚尾隨我回家,你到底想怎樣? 你到底想怎樣?
而小士最清新
一如所有開朗大方的高中男生
坦白的自我介紹 :
O型,游泳隊吉他社,我還不錯喔!>
可他也有他的苦
愛不到他的愛
只因那女孩愛的不是男生
這裡每個人都有他們的苦楚 :
小珍以一支全新的原子筆
一筆筆刻劃小士的名字
心理執著的想:
等我這支筆寫完,他就會愛上我。
全然不知
多數男孩從不珍惜自動送上來的女生。
她是多麼的純真
多麼的傻
又愛得多麼的苦
可這又還算不上愛。
唉
這就是青澀高中生的寫照
看看別人的故事
也許
回頭看看自己
能更清透些吧!
- Oct 19 Thu 2006 10:19
藍色大門.....影評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