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一部是國際資本投資三億的大製作,一部是網路上的「小混混」的遊戲之作,陽關道和獨木橋兩不妨礙。但事情到了二月中旬突然急轉直下。在德國柏林電影節鎩羽而歸的陳凱歌在接受採訪時,以雷霆萬鈞之勢宣布要起訴胡戈侵權。緊接著,被嚇住的胡戈出來道歉又被斷然拒絕。一時間山雨欲來風滿樓……

早春剛過,來說一部年初播放的「賀歲劇」。但青田想說的不是陳凱歌導演的《無極》,而是因《無極》引出一部網路搞笑短片,名叫《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簡稱:《饅頭》。

兩個陣營劍拔弩張
大大刺激網路輿論

胡戈,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三十一歲獨立音樂製作人,去年年底他根據《無極》的基本人物情節,利用一張劣質盜版碟片,按照他的理解,重新剪輯《無極》———從劇本到配音包括技術,一個光桿司令,十天的時間,《饅頭》新鮮出爐。胡戈在片中申明,純屬自娛自樂,禁止傳播,可是仍然擋不住網友間的口耳相傳,現在已有不下幾萬的下載連結位址,鋒頭蓋過《無極》,聽說很多人都是因為看了《饅頭》,才對大導演的大製作有了興趣,走進電影院一探究竟。

本來,一部是國際資本投資三億的大製作,一部是網路上的「小混混」的遊戲之作,陽關道和獨木橋兩不妨礙。但事情到了二月中旬突然急轉直下。在德國柏林電影節鎩羽而歸的陳凱歌在接受採訪時,以雷霆萬鈞之勢宣布要起訴胡戈侵權,一句「人不能無恥到這樣的地步」咆哮之聲久久在網上迴蕩。緊接著,被嚇住的胡戈出來道歉又被斷然拒絕。一時間山雨欲來風滿樓。一方面陳凱歌自以為得理咄咄逼人,另一方面胡戈步步退讓,說準備砸鍋賣鐵來作法律賠償。一方面是包括出版局官員在內的公開為陳凱歌說話,另一方面是《饅頭》的支持者們狂嘯網路,稱若胡戈敗訴,定要陳凱歌退《無極》的電影票錢。兩個陣營劍拔弩張。雖未知後事如何,卻大大刺激網路輿論,舉世滔滔,人言可畏,事情正在起變化,同樣被剪輯入《饅頭》鏡頭的中央電視台《中國法制報導》節目與《上海馬戲城》節目都識時務為俊傑,自動宣布放棄起訴,連陳凱歌的前妻也被搬出來勸架,這麼看來,民心所向,陳凱歌就算贏了官司也會輸了人心。但是從今日的《饅頭》風波,回想起半年前也沸騰一時的《無極》小說作者選秀,青田覺得,有一些話,必須要認認真真地說了。

無極=無聊×2
這公式洩露了
胡戈編《饅頭》的初衷

首先來看,讓陳凱歌大動肝火的《饅頭》到底說了什麼?

《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有一個副標題,「《法制在線》2005年終特別版」。《法制在線》是大陸一檔著名的案件報導節目。《饅頭》套用它的外形,來敘述一個案件發生和偵破的過程,時間也是通常的二十分鐘。胡戈不僅為「節目」配備了主持人(真正《法制在線》的主持人侯豐的畫面),寫了介紹節目內容的廣告詞在滾動播出,還模仿現在電視台的惡劣行徑———中間插播兩條廣告。廣告內容則是根據電影《無極》裡的「滿神」豎直的頭髮編造出「滿神牌著哩水(髮膠)」;根據影片中奴隸崑崙在山谷中逃跑的鏡頭編造出「逃命牌運動鞋」,讓人絕倒!但僅僅這些伎倆,則不離嘩眾取寵之嫌,而《饅頭》的真正肉餡,卻是短片裡一閃而過的鏡頭:愛因斯坦寫在黑板上的一個著名公式,被竄改成:無極=無聊×2,這公式洩露了胡戈編《饅頭》的初衷,是他對《無極》的不滿和批評,這也是《饅頭》廣為流傳的原因。

《無極》原作講述,為奪取王妃傾城,北公爵無歡發動叛亂,並陷害大將軍光明。無歡、光明和奴隸崑崙同時愛上傾城,彼此之間展開愛恨情仇。最後光明等三人被擒獲,無歡拿出一只饅頭,大家才知道,原來他就是影片開始時的小男孩,當年小傾城為了搶回一個饅頭欺騙了他,而他所做的一切,也就是《無極》的主體故事,都是為了報復她是日的失信。無歡淚水長流,有這樣一句台詞,「是你讓我不再相信世界上的任何人,包括我自己在內,你毀了我當一個好人的機會」。據說,電影院裡每到這個時候都笑聲一片。胡戈主要的工作,是從題目《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開始,把讓人發笑處放得更大。他在這裡加入了主持人的旁白,「從此以後,謝無歡小朋友的世界觀人生觀都發生了轉變,從一個天真可愛的小朋友變成了一個心理變態的小壞蛋」,節目最後,主持人總結案件教訓,還苦口婆心勸告天下父母:「要教育子女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千萬不要學謝無歡,因為一個饅頭就記仇二十年。」最讓人噴飯的,通過鏡頭重播,大家清楚看到,饅頭其實早就被傾城吃了,二十年後的無歡拿出的饅頭又是哪裡來的呢?胡戈給無歡配音,委屈地說,我也不清楚,這都是導演的安排———整個《無極》的邏輯是這般混亂,故事的前世和今生是如此不相稱。這才構成對《無極》的種種諷刺。《饅頭》的有趣,是把《無極》裡面所有的混亂和無聊都明白地展示了出來。讓觀眾在笑聲不斷裡與胡戈共謀似的對陳凱歌進行了報復。這才是對《無極》致命的地方。

陳凱歌導演
是用《無極》作了一場超級動漫真人秀

或許,《無極》自有深奧玄機,青田暫無心得。但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陳凱歌為什麼如此大動肝火,似乎受了極大傷害?直到郭敬明改編的小說《無極》上市,才讓一切昭然若揭。去年夏天陳凱歌與一家網站合作,為《無極》的小說版選作者,準備年底電影上映時同時出版。這也是一件很作秀的事情,又是網民投票,又是一批名家組成評審組。因為陳凱歌的影響力,中間還傳出候選人之間的內訌,不過當成為電影造勢也無可厚非。有意思的是,選秀之前已經定下明確的範圍:所謂「八○後」作家———指的是大陸文壇上出生於一九八○年後的文學青年,他們崛起的神話和對他們的爭論近年來都不絕於耳,這也按下不表。最後選定的郭敬明,前幾年因為網上剽竊一案的糾葛而紅得發紫,是在年輕讀者中很有知名度的明星。現在也無從考證,「八○後」,特別「郭敬明」,是否出於大導演的本意,但今天看來倒確實挑了一個非常適合電影《無極》的改編者。

郭敬明幾年前因《幻城》一夜成名。但《幻城》講了什麼?這是資深評論家爭論半天的問題,但小孩子會一口告訴你,不就是日本動漫故事嘛。青田在讀完郭敬明版的小說《無極》後,最強烈的感受就是讀了一個動漫腳本。再聯繫電影《無極》中背景誇張的特技、人物奇怪的造形、不自然的說話方式,青田才算醒悟過來,陳凱歌導演是用《無極》作了一場超級cosplay(動漫真人秀),所謂的大製作,所謂走市場路線,就是遷就地把自己降低到迎合中學生的口味,並且還很沒眼光地用了一個不怎麼樣的腳本。難道這是導演《黃土地》、《孩子王》、《霸王別姬》的陳凱歌所為?

電影裡僅有的
菁英文化遺跡
在郭敬明的動漫腳本裡
被棄之若敝屣

大概現在三十歲一代人以下,都或深或淺、或長或短經歷過癡迷動漫階段。這批人現在也成為電影的主要觀眾,所以很可以理解,陳凱歌看中了這個市場。其實動漫也沒什麼絕對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ll0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