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大都市中,論消費力最強大、閱讀品味足以左右出版市場走向者,青少年絕對是不可漠視的一群。本次專題,即針對「高中三年級學生」進行調查。在網路串連的環境下成長的這一代,閱讀品味如何?未來是否有更寬廣的對話基礎?請看我們的調查報告。
〉〉〉他們在讀什麼?
這群比「Z世代」(泛指1980﹣1984年間出生者)還要更稱「新新人類」的「資訊童子」,他們的閱讀面貌到底如何?是否一如外界普遍的刻板印象:因過度耽溺於圖像而文字能力普遍下降?上網、打電動所獲得的快感,遠勝於閱讀的樂趣?勇於表達自我,樂於嘗試新鮮事物,卻缺乏思考能力,言語行事常讓人有「無厘頭」之感?或者,他們的閱讀早已擺脫「疆域」的限制,正朝著更寬廣之處前進?一個調查,自然不可能回答所有問題,但我們卻願意嘗試分析數據背後的意義。
此份調查最引人注意之處,當屬「閱讀量」了。高三生大考當前,課業繁重,想像中閱讀課外書的時間當微乎其微,數據卻顯示,從香港一路北上,台灣、上海、北京的高三生,每個月平均閱讀課外書籍,超過1﹣2本,其中又以台北最為可觀,有一半人的閱讀量超過4本以上(包括6個人每月閱讀超過7本),但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台北學生最愛看漫畫,而且對暢銷排行榜書籍最為捧場,戴晨志、張曼娟、藤井樹、侯文詠、深雪、九把刀都有人讀,反而是在彼岸頻頻被提及的《紅樓夢》、《三國演義》、《咆哮山莊》、《簡愛》等名著,此地愛讀者甚少。更讓人訝異的是,最喜愛的作家與書本中,向來在台灣極受歡迎的「張愛玲」及其作品,竟完全沒有出現過。
反之,北京同學課外書閱讀量不大,40%的人每個月連一本課外書都讀不完(反映到「最常做的課外活動」,填「睡覺」的人也最多)。然而,他們所閱讀的內容卻最「硬」,從馬奎斯到叔本華,從《追憶逝水年華》到《萬曆十五年》都有人看。
上海同學的閱讀內容不輸北京,契訶夫、昆德拉、卡爾維諾、沈從文都有人愛,李敖、王小波、海岩、郭敬明也上榜,就整體而言,其閱讀光譜最為完整,古今兼讀,軟硬同看,算是四地之中,最不偏食的了。
相對地,香港同學也愛看漫畫,閱讀量卻最少,42%每月連一本都讀不完。最喜歡的課外活動是聊天、逛街。最愛的作家如阿濃、區樂民、何紫、衛斯理;最愛的書像《甜甜圈的約定》、《身邊的愛情故事》、《中學生成就夢想的12課》等,都是本地色彩濃厚,較不具華人共同性。有趣的是,香港問卷幾乎每一張都出現《唐山大地震》這一本書,很顯然是「課外指定讀物」,兩相加總,我們有理由相信,香港同學的閱讀面向是相對狹窄的。
〉〉〉網路與閱讀
「上網」跟「運動」是四地同學最喜愛的課外活動。每天耗費在網路的時間,則由南往北遞減,香港最驚人,全部都上網,一半的人每天花2.5小時在網路,且擁有自己的部落格。台北只有2人不上網,上網時間雖略遜於香港,但同樣有一半以上的人擁有部落格,且有幾位是以寫程式為樂。到了上海,二成不上網,三成有部落格。北京則有35%不上網,近九成沒有「博客」(有一人還特別註明「不懂,是啥?」)
上網與閱讀是否互相排擠?此一說法似可成立。台北、香港學生最愛上網,也最少選擇以「閱讀」為「課外活動」;上海、北京則相反。網路影響閱讀,也可從閱讀內容略窺端倪,台北與香港同學閱讀內容呈現「輕薄」傾向,且受商業化影響很深,當與愛上網有關。另一種有趣的影響是,台北同學九成以上看得懂且有興趣學「簡體字」,原因是「有很多簡體網站」;四地分別也有不少人已從「網路下載」課外書籍來閱讀,「電子書」的未來,或可寄望於此一新世代。
●調查說明
■調查對象遴選標準:
1.升學率高,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素質。
2.學生活動力強,不是呆板的書呆子,對新事物充滿好奇活力。
3.同時招收男女學生,可兼顧性別的差異。
■受訪學校
(各校抽選一個班級為代表):
台北:台灣師大附中,41人
香港:荃灣官立中學,26人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學,52人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45人
■調查時間:2005/10﹣2005/11
●本專題由下列媒體跨海合作
中國時報開卷周報
專題統籌:周月英
採訪攝影:劉梓潔
香港《明報》副刊
採訪攝影:鄭依依
上海《新聞晨報》讀書版
採訪攝影:王娜、潘雋
北京《新京報》文化副刊
專題統籌:綠茶
採訪:甘丹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