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書跟人之間」就跟「人跟人之間」是一樣的,有緣深、有緣淺,我愛看書,但並不是任何一本書我看了都有感覺,或是都能在終章之後重新反芻出它們所帶給我的感受。
 

買這本書,純粹只是有緣,之前沒聽過《父親的道歉信》,也沒聽過向田邦子,只是在書店逛著走著時,順手拿起來翻翻,感覺還不錯就給買了回家。

回家之後,也著實冷落了好一陣子,最近才忽然想起好像曾買過這本書,往櫃裡找找,果然,都快給蒙上一層灰了,沒想到拿出來後,竟是欲罷不能、一氣呵成…


有些書翻個一、兩頁,就被我下令滾回書櫃裡去,有空再連絡,我無意以這些傷人的舉動去評斷一本書的好壞,只是有些書就像丈母娘看女婿,愈看是愈有趣,偏偏有一些書就是奈何怎麼撩撥,也引不起我想進一步認識的慾望…

哎,地獄無門,為何偏偏總是想闖進來,殊不知,人就是一個這麼主觀意識的動物。

《父親的道歉信》是一本生活的隨筆,由二十五則中篇故事串起,像這種記錄生活點滴的題材,其實很多人寫,像我們從小到大寫的日記或是哪裡哪裡一日遊的作文其實都算,包括現在很流行的blog,也有很多人拿來用作日誌式的記錄。

寫的人、寫的題材自是不在話下,但要寫出真正能觸動人心的居家作品,卻著實需要功力。影像復原力、超強記憶力、情感觸動力、細膩觀察力、深刻描寫力,這五力可是一力也少不得。

為什麼我覺得居家的生活反而難寫?因為愈簡單的東西,往往愈是難以呈現,這也是為什麼人家說留白的設計、簡約的設計,才是設計的王道,因為愈簡單的元素,往往愈難找到恰如其分的平衡點,但一旦你有這種功力使它精確成型,那即便是多一句、少一字、增一點、刪一滴的空間,都是無法壓縮出來的,因為作品的本身,已經臻於簡單的極致,根本不留外人任何品頭論足的餘地。

居家生活寫得好,可以觸動許多人心底的回憶,寫得不好,就很容易流於流水帳式的僵化報告。

你知道我為什麼會寫這些,因為《父親的道歉信》就是這樣一本成功的作品。也許因為向田邦子電視劇本作家的出身,讓他對於影像的重現或是場景的切換,很有一套方法,並且透過他簡白中性的文字,雕刻出成長歲月中每一個家人、師長或朋友的輪廓,二十五則的中篇故事,串成了一本感性且打動人心的記憶文學。

文字雕琢的功夫,向來不是她所專注的,尤其是那種飄浮、虛幻得有如浮在卡布奇諾上的那種奶泡文字。去蕪純菁後,向田邦子為讀者選擇的是一種中性且貼合現實的書寫方式,讓人能夠很自然而然地融入那37度C人體適溫的文學大池中。

尤其她寫父親。

那個蹺著二郎腿拿著報紙,屁股無時無刻黏在沙發上,說什麼也不肯移動一寸,還對母親頤指氣使的父親形象,被作者描寫得活靈活現、躍然紙上,彷彿就看見自己的爸爸正跳進閱讀的視野中。

這種父親的形象,我想應該不只出現在向田邦子的家中,多少家庭的爸爸都是這副模樣,想起小時候的我,也曾經有如作者拿著牙籤刮除滲進地板裡穢物時的心理,「為什麼爸爸都可以不用做家事!?」

我相信,這種對家事帶點懶氣的典型嚴父,對許多家庭的孩子應該都不陌生。

生命的歷程如此,許多事情終究是不會太早明白的,總是必須等到年歲漸長,離開家庭而獨當一面時,才會重新省視自己那段永不再來的稚嫩與輕狂。

作者筆觸平實,沒有太多情節跌宕與高潮起伏,但也因為如此,更能撩動人們的心弦,畢竟平凡如你我的尋常百姓家生活,本就是如此單純、樸實,宛如行軍問答般地進行著,其間縱使有著親情的流動,也是在一種不著痕跡的方式下,給悄悄挹注與積累起來的。

《父親的道歉信》寫父親壞脾氣的模樣,寫母親傳統主婦的模樣,寫中日戰爭童年記憶的模樣,寫雞蛋、咖哩飯、天婦羅等味覺記憶的模樣,也寫游泳掉內褲、臨時抱佛腳的狼蹌模樣,十分平凡、絕不高調,一如我們曾經有過或喜或淚的年少。

情感的表露本就無須太過著墨,矯情造作既可免,那麼刻意為親情、友情,甚或愛情妝點些什麼也大可不必,一切就是那樣地自然而然,在作者的收放之間、在你我的呼吸之間。

有人讚嘆這本書,說它親切得有如「昭和人的生活史」,於我不然,因為我畢竟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也未曾親身經歷日本的昭和時代,但它確實是一本牽引我回望過去的生活隨筆,值得一提的是,回望時所看見的,不只是向田邦子筆下的記憶,最重要的,還有我自己的。

好的作品應當如此,除了單方面傳遞作者的思想與情緒外,還要能夠觸動讀者、激盪讀者,不然寫書出書,講得好聽著書立說,其實也只是流於單向交流的死胡同罷了!

澤木耕太郎曾對這位曠世才女,如此讚嘆道:
她絕對不會脫離具體的描寫,筆下不會有流於抽象而空洞的修飾文字,而是用適合自己分量的素材,用自己慣用的道具加以調理,她不會大聲叫囂,也不會沉溺於激情,而是很實際地將自己所熟悉、所接觸過的世界動筆寫出來。

最後,不該忘記的是譯者張秋明的功力,翻譯作品除了原著的優劣外,最大的考驗應是譯者的功力,因為語言障礙的關係,我們無法窺得作品的原貌,看到的作品反而是經由譯者翻譯過的,張秋明先生勻稱的翻譯功力,在轉譯的過程中,沒有適得其反地錦上添花,而使原著失真或失焦,說是脂粉未施,卻反倒為讀者保留住了向田邦子樸實卻餘韻悠長的筆調。

翻譯、作者,甚至是編輯,同屬一本書後的無名英雄,都值得我們抱以掌聲,嘉勉與稱許。


他們比較會說:
記憶的所在
父親的道歉信
父親的道歉信〈父の詫び狀〉
重回美好雋永的向田邦子時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ll007 的頭像
    ell007

    ell007,小花的家

    ell0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